关于提升我区环境保护“两减六治三提升”工作实效的建议

  • 时间:2017-04-01
  •   奚巍蔚等2人

      碧水蓝天、鸟语花香的优美生态环境,是秦淮“城区即景区”品质的重要体现,是彰显我区特色景观和历史人文魅力的重要支撑,更是每一位秦淮市民热切关注和期待享受的身边“微幸福”。近年来,区政府在黑臭河治理、餐饮汽修整治、黄标车淘汰、扬尘管控等方面积极作为,解决了不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环境品质有效提升,但仍有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例如,群众对噪音污染等问题的投诉量未见减少,仅2016年10月,12345热线收到市民关于长乐路、太平南路道路、七家湾、安品街等街巷的整治出新工程在夜间施工、噪音扰民、施工扬尘等相关投诉100余件;中山南路南京院子、仓巷万科工地施工扰民等相关投诉50余件。而政府职能部门在环境整治中普遍反映公众参与度不高,如2016年启动的黑臭河道整治工作,有关部门及建设单位投入力量很大,但群众参与较少,许多市民不知道该项工作,即便有所了解的,也认为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

      2017年1月2日,我区部署了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黑臭河道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生活垃圾治理、环境隐患治理为重点的“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确立了到2020年,全区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2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重点水功能区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0%,消除劣V类水体等基本目标。从目前来看,任务十分艰巨。为提升该项工作实效,笔者建议:

      一是积极适时建立智能环保监控系统。如利用智能监测设备和移动互联网,完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增加监测污染物种类,扩大监测范围,形成全天候、多层次的智能多源感知体系,着力提升重金属、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等重点环境隐患风险的应急处理能力,力争在群众投诉前先监测出问题,为环境预警及采取限制性措施提供基本决策依据,及时处理问题于萌芽状态。

      二是完善环境信息数据共享机制。结合区各有关部门对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动态监测预警信息,完善全区各部门间数据资源、历史文献资料等资源共享,并对数据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如建立“秦淮区水体治理动态监控系统”,将全区黑臭河治理信息纳入其中,为履行“河长制”管理职责提供信息化支撑平台;积极推进全区范围内污染物排放、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等信息公开,并通过互联网实现面向公众的在线查询和实时发布,鼓励公众利用网络对环境保护案件、线索及问题进行举报和反馈,畅通公众参与渠道。

      三是加大面向全社会的环保宣传教育。一方面,建立“秦淮区环境监督管理和宣传教育微信服务号”,积极利用微信平台,宣传环保理念、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及时发布当前环保“两减六治理三提升”行动中的工作动向,扩大知晓率;另一方面,强化线下环保活动的组织推广,如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绿色生态文明、水质监测等主题课程,引导中小学生经常性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动员河道两岸单位和居民开展多样化保护河道主题活动;开展面向社会的餐饮油烟整治专题培训,组织多频次的市民参观污水处理厂、危险物处理环保单位,切实增强公众“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意识和参与热情,努力构建政府引导、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和合力。




    网站导航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京市秦淮区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 地址:南京市太平南路69号 苏ICP备15058786号-1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