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区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研发机构则是企业集聚创新资源的载体,是企业创新动力的源泉,是企业成长腾飞的引擎。企业研发机构的数量和质量,不仅决定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也在很大程度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研发机构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经有关部门认定的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研发机构;二是企业内部自己建立的研发中心、检测中心、设计中心、中试基地等内部研发机构。本文在调查分析我区企业研发机构现状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提出建议,供参考。
一、我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现状
截至2013年,我区研发机构中,共有4个院士工作站、9个博士后工作站、7个研究生工作站、37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企业技术中心、5个工程研究中心和8个公共服务平台。承担这些研发机构建设的共56家单位中(一家单位可以拥有多个研发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事业单位11家,占19.6%;国有企业、军工企业11家,占19.6%;其他科技企业34家,占60.8%。
二、我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研发机构数量不多。全区共有科技企业352家(纳入全市统一的科技企业数据库,含61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建有研发机构的只有45家,建有率只有12.8%;61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有16家无任何研发机构,比例达26.2%。
2、企业研发机构层次不高。全区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由55所和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建设,企业没有一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技术中心等高层次研发机构;企业重点实验室也由于建设要求较高(省级,年销售额10亿元,新增投入2000万元,研发场所面积3000平方米),目前还没有企业成功组建。
3、企业研发机构水平不齐。国有、军工企业研发机构科研实力比一般企业要强。国有、军工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平均达4.36%,一般科技企业平均为3.54%;国有、军工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34.3%,一般科技企业为14%。一般企业研发机构科研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有7家企业研发投入超过7%,也有5家企业一年内没有申请专利。
通过调研发现,创新政策难以享受、创新投入不够、新产品难进市场、专利保护不力、科技人才引进难都是制约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开展创新活动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大多企业生产经营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对于投入大量资金开展技术研发并且未来有可能不被市场接受这样的风险行为避而远之。企业对于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开展创新活动,打造市场核心竞争力缺乏必要的认知。二是政府引导推动不够。在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主要集中于科技项目研发及产业化,对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扶持较少,扶持资金额也较小。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只有30%左右能够获得市科技经费扶持,每家10万到20万不等。三是创新环境保障不力。当前我们的知识产权侵权现象严重,维权成本高;科技人员无法在其重大发明成果中分享利益,创新积极性不高;全社会鼓励创新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
三、加强我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几点建议
1、强化创新意识,激发企业创建研发机构热情。紧抓全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契机,结合“三中心、一高地”打造和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核心区建设,在全区广泛宣传国家、省市区科技创新政策和鼓励措施,让企业切身感受到我区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决心和动力。深入企业讲解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南京市研发机构建设项目等扶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引导企业改变“重规模轻创新”的发展思路,通过建立企业研发机构,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2、加大资金引导,形成多层次多渠道投入体系。发挥政府在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健全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推动全社会研发费用投入。设立区本级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资金,对成功创建国家、省、市的研发机构,逐级给予资金奖励。严格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做好科技项目认定,确保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充分发挥科技银行融资功能,为企业研发机构创新活动提供金融支持。
3、加强分类指导,建设打造一批企业研发机构。根据研发机构类别和建设要求,结合企业规模、基础资源、创新能力开展分类指导。鼓励中小型科技企业按照“有人员、有场地、有投入、有装备、有特色业务”标准,建设研发中心、检测中心、设计中心、中试基地等内部研发机构;鼓励辖区高新技术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利用现有科研条件,建立“三站三中心”,吸纳外部优秀科技人才和资源,规范研发管理水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鼓励驻区科研院所、行业骨干企业积极打造企业重点实验室,参与国家工程技术类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建设,努力在企业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方面取得新突破。
4、完善服务机制,提供企业研发机构发展保障。深入开展产学研活动,通过政府牵线搭桥,让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和服务,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研发机构流动,联合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战略新兴产业创新中心。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科技国际合作,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到海外建立研发机构,引进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在区内设立研发机构。建立绩效优先、鼓励创新的资源分配和评价机制,优先推荐建有研发机构的企业申报各类科技项目,使资源真正向创新能力强、创新效率高的企业倾斜。在区内尽快完善知识产权奖励保护制度,对研发机构专利申请提供业务指导和经费资助,开展打击假冒专利活动,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做好专利纠纷调处和专利行政处罚工作。通过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帮助企业打造优秀人才队伍,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智力支撑。
下一篇: 关于我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思考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