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秦淮历史地名
传承南京人文精神——关于我区老地名保护与利用的调查报告

  • 时间:2015-01-27
  • 保护秦淮历史地名  传承南京人文精神

    ——关于我区老地名保护与利用的调查报告

    区政协提案委员会

     

    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凝聚了千百年历史传承、沉淀了一代代人深刻记忆的古城,老地名尤其深入人心。地处城市中心及其以南的秦淮区是南京文化的特色代表,地名资源极为丰富。令人忧心的是,随着世易时移,特别是近些年在城市改造过程中,秦淮一带许多深含历史意义的路、街、巷名消失严重,削弱了秦淮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与打造秦淮历史文化标志区的要求有较大反差。在城市建设和老城改造中,如何正确对待古旧街巷的老地名,做好保护与利用工作,显得尤其迫切。

    一、当前我区老地名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和问题

    秦淮是老城南的同义语。许多方志学者和老南京人,习惯将新街口当作南京繁华中心,将白下路以南至中华门一带称为“老城南”。这里是古都南京的市井繁华之地,历史上尤以夫子庙和“十里秦淮”沿岸为轴线,构成了千古南京“人烟凑集,金粉楼台”的主体画卷。南京的老地名资源丰富,其中60%--70%的老地名集中在秦淮区。2004年“南京十佳老地名”评选中,秦淮区独占6个;首批列入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保护的50个老地名,秦淮区独占24个。随着建设南京历史文化名城、打造秦淮历史文化标志区战略的实施,我区加强了老地名的保护、研究、宣传等工作,在保护项目、保护地区和保护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比较典型的保护项目是“老门东”历史街区。为使老地名得到充分保护,老门东项目在建设中,共确定了武定桥、长乐渡、积玉桥等32处历史遗存,作为主要的“城市肌理”予以保护和恢复,并用传统中式木质建筑、马头墙,集中展示传统文化,再现老城南的老街巷原貌。比较典型的保护地区是朝天宫街道。该街道重视对辖区内的历史地名进行普查,完善资料收集、记录、统计等工作,建立了历史地名档案。对老地名文化做深度研究,大胆创新,用“挂牌立碑”式的微地名工程、微地名街区、网上博客等多种形式,向市民和游客展示老地名的前世今生。深入挖掘地名文化,打造 “南京可园史志馆”、具有回民文化特色的七家湾地名展示长廊,提升城市的休闲功能和品位。比较典型的保护方法是老地名的重新启用或移植使用。即一些老地名在不能原地保留使用或已消失的情况下,在附近异地街巷、小区、公交、地铁、隧道等上面移植使用老地名。如皇册家园小区,就是用老地名皇册库进行命名的;公交琵琶巷站、地铁三山街站等,是用已经不存在的琵琶巷和隐性地名“三山街”命名的;标营路等新建道路命名也充分考虑到老地名的历史传承。

    当然,通过调研发现,我区在老地名的保护、研究和开发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急需解决。

    1、思想认识不到位致使老地名消失严重。总体来看,我区老地名的生存现状并不乐观,表现为老地名渐渐消逝,新地名不断涌现。据区地名办统计,上世纪80年代初,我区老地名应该有1000多个,现在已经有100多个市民耳熟能详的老地名在秦淮地图上消失,如:凤凰台、百猫坊、杏花村、牛首巷、牛市、颜料坊、黑簪巷、下江考棚等等。

    规模空前的城市开发和道路建设是老地名不断消失,新地名不断出现的客观原因,是城市发展难以避免的现象,对此可以理解。但是,在主观上对地名文化缺乏认识,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薄弱是造成对老地名随意更改和废止,人为拆毁老街老巷老建筑,对老地名造成“建设性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有关政府部门和开发单位必须反思和重视的问题。如,在中山南路G3、G4地块,门东C块(南门老街),仓巷片区老城改造,内秦淮河中华门至甘露桥段改造中,商业综合体、别墅区不断涌现,像颜料坊、牛市这样的老街老巷则被拆除。有些开发商为了楼盘的销售,起名追求“西化”、“洋化”,以“XX花园”、“XX雅苑”、“XX大道”命名,这些地名毫无地域特色和历史属性可言。如,下浮桥的桃园人家小区,就是拆毁了崇恩街、柳叶街等老街巷而重新命名的小区;龙蟠中路就是将小营路、西华巷、公园路、通济门大街、通济门外大街和七里街合并,重新命名的。如果在大规模旧城改造中不注意这个问题,要不了多少年,以地名来反映的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将消失殆尽,我们将愧对自己“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

    2机制体制不畅使老地名管理难。我区的老地名保护,存在着多头管理、责任不清、保护力度不够的问题。《南京市地名管理条例》规定,区人民政府地名委员会负责统一组织和综合协调辖区内地名管理工作,民政、公安、规划、建设、房管、财政、工商、文化、旅游、国土资源等部门、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地名管理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区地名委员会成立时间短、成员单位多、组成人员松散,难以开展相关实质性工作,难以为全区地名管理提供全局性、战略性的指导。现在,地名管理工作和老地名保护具体工作主要是依靠设在民政局的地名办开展,但这项工作在整体民政工作中并不重要,存在地名命名、更名不按程序办理的现象,地名规划管理工作处于日常应付的状态。同时,地名管理相关部门之间也缺少协调联动,条块分割,如,因拓宽改造道路的命名由建设施工部门负责,路牌设置维护由市容局负责,楼盘、小区的门牌则由公安局负责,致使老地名标志设置、日常监管工作跟不上保护的需要。

    3、人才、资金、方法缺失致使老地名保护不够我区虽设有地名办等有关地名管理部门,却没有专门的地名研究队伍,地名文化人才无论在专业性和技术性,还是数量上都严重不足。据了解,在已经开展的两次地名普查中,主要对现存地名登记造册,并对一些没有地名的地方进行补登,对一些不规范的地名进行清理并重新命名,老地名虽然也在普查之列,但并非调查的重点。我区并未建立起单独的老地名数据库,不能清楚掌握现有地名和消失的地名情况,不能说清现有地名中哪些属于老地名,更说不清其所属的朝代、历史演变情况,这就难以有效应用和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同时,按照《南京市地名管理条例》规定,地名管理工作经费应当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但我区老城改造任务重,经费短缺,而老地名保护与拆迁以及其它民生工作相比,难以引起领导和社会的关注,市、区投入老地名的保护经费无处落实。另外,我区老地名保护工作也缺乏长效、创新的保护手段,除了个别街道做得好些,保护工作总体上停留在最为基础和最为传统的收集资料、编书留存、立碑保护等有限层面。

    4、理念滞后致使老地名开发利用不足。虽然现在全区上下对地名文化资源的价值和开发利用的认识不断提升,也容易达成共识,但对地名文化资源文化属性认识多,对产业属性和产品属性认识浅,未形成老地名保护的市场化观念,导致对老地名的开发力度不够、方法简单、缺乏创意。目前来看,我区单项开发项目不少,如老门东历史街区、甘家大院、胡家花园等,但开发利用的站位还不高、眼界还不宽、手笔还不大,综合利用与系统开发项目不多。且在保护开发中也缺乏资源整合与宏观规划,缺少与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相宜的持续开发规划,有的区间不连接,点片不相通,难以形成旅游路线,国内外有影响、有知名度的地名文化旅游品牌还有待挖掘开发。

    二、老地名的价值及保护与利用的意义

    老地名是城市变迁的刻痕印记,是历史信息的原始载体,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实证作用,尤其是沿用了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老地名,更是这一地方历史的载体、文化的积淀、地理的坐标。秦淮的老地名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对此,我们应当有充分的认识。

    1、历史文化价值----秦淮历史变迁的活化石。秦淮区是古都金陵的建城之地,从古越城开始,历经2500年历史积淀,形成了通史式的历史文化长廊,儒学、科举、佛教、文学、音乐、美术、民俗等中华传统文化同处一处,明故宫遗址夫子庙中华门城堡蒋百万故居、江南贡院、胡家花园凤凰台等众多文化遗存交相辉映;留下了珍珠般闪光的地名文化遗产,如朱雀桥、火瓦巷、御道街、乌衣巷、贡院街、颜料坊、铜作坊、箍桶巷等老地名,遍布在秦淮大街小巷。它们或代表中国风水地貌中的“四象”、“五行”和皇家文化,或见证凝重的历史沧桑和都城印记,或蕴含文脉相承的龙凤文化,或记录“唯才是举”的科举文化,或流露浓郁的古商业文化气息,或负载着一个个古老的动人故事。总之,老地名像一枚枚活化石,折射出南京老城南的人文地理、历史文化传统以及不同时期市民的风土人情、精神状态和意识形态,是我区得天独厚的无形资产和财富,是建设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打造秦淮历史文化标志特有的宝贵资源。因此,保护与利用好我区的老地名,有利于传扬南京、秦淮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利于打造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秦淮历史文化标志区。

    2社会价值——秦淮精神文明建设的助推器。历史积淀下来的秦淮老地名,是南京的历史文脉和地区的文化符号,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更凝聚着秦淮人、南京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我们这座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当提到乌衣巷、标营,人们自然会想起历史沧桑的秦淮;说到桃叶渡、长干里、莫愁路,人们会想起温情浪漫的秦淮;说到秦淮河、夫子庙,人们会想起市井百态的秦淮;说到来贡院街、秦状元里,人们会想起人文雅致的秦淮;说到朝天宫、御道街,人们则会想起恢弘大气的秦淮。这些老地名,就像一盏盏明灯,指引人们重拾对秦淮的记忆,重读秦淮的历史文明,具有了解历史、教育后人、鼓舞人心、陶冶情操的功能,可以不断给人以滋润和慰藉。因此,保护与利用好我区老地名,对进一步展现老城南历史风貌,弘扬和传承南京的吴楚、六朝、明清和民国文化,增强秦淮人、南京人的凝聚力、自豪感与历史责任感,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特定的现实意义。

    3经济价值——秦淮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尤其像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十分注重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由文化遗产资源带动的旅游业在整个国家的经济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有些国家的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收入已成为国家主要的财政收入。秦淮的老地名,是秦淮的名片,它融合了历史性、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情感性,是秦淮文化旅游的天然优质载体,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因此,保护、利用好我区的老地名,发掘秦淮老地名文化旅游,对于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开拓更广阔的旅游消费市场,创造更大的城市经济价值,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国内外老地名保护利用的经验与做法

    从世界范围看,人们对地名遗产的保护意识始于20世纪60年代。2007年,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将地名正式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适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包括我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现在都开始把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作为地名科研与地名工作的重要内容,地名的保护工作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取得了不少成效。比较国内外的一些通行的做法,其中有五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立法保护。最早立法保护历史街区及地名的是法国,1962年颁布了《马尔罗法》,该法将有价值的历史街区划定为“历史保护区”,保护区内的建筑物不得拆除,老地名继续使用。1967年英国颁布《城市文明法》,规定要保护有特殊建筑艺术价值和历史特征的地区,包括户外空间、街道形式以至古树等。1975年日本修订《文化财保存法》,划定“传统建筑群保护区”,区内一切新建、扩建、改建及更改地名、改变地形地貌、砍伐树木等活动要经过批准等。为了不断提高地名管理水平,我国在1986年、1996年分别颁布了《地名管理条例》、《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2004年印发了《关于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重点开展了对“千年古县”的调查、评估和保护活动,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组织成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同时启动“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拟订《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初步完成地名文化遗产存量评估、理论探索、鉴定标准等科研课题。

    2、健全机制。国外发达国家虽未单独设计老地名遗产保护机制,但从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来看,他们十分重视这块工作。在投入机制上,美国、英国、日本都建立了政府、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和个人(志愿者)多方参与的资金运作机制。在管理机制上,意大利、法国建立了高效、完备的管理网络。如,意大利罗马市政府下设有相关办公室对全市、历史城市区、发展区、文物古迹区和古建筑区分别规划管理,除了国家各级政府机构外,意大利还有一些保护历史城市和古建筑的民间团体,如“我们的意大利”,该组织在推动政府建立法律、健全制度、保护遗产、社会宣传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法国除了国家和各城市设立有专门管理历史文化遗产的机构外,各类受保护的历史文化遗产所在地也分别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编制规划。国内外不少地方把加强规划作为地名管理和老地名保护工作的重点工作。国家民政部于2006年编制《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部署和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开展城市地名规划工作。此后不少省、市、区依据这一规划,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同步编制“城市地名规划”, 并把老地名保护工作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深圳市地名总体规划》提出对某些古地名严格保护稳定,长期沿用,不轻易更改。同时,拒绝外来语地名和毫无实际地理含义的、洋腔洋调的名称,维护地名文化的民族性。还有一些城市,如杭州、佛山、宁波、绍兴等也出台地名保护规划,对地名文化保护予以专门列章编写保护条款。

    4、宣传展示。国内很多城市注重开展地名综合研究,宣传城市地名文化。像北京、天津、济南等城市,对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地名要采取发布保护名录、编制地名录(地名志、新旧地名对照表等)、制作老地名地图、出版发行图书、拍摄影像作品、开设地名文化讲座、组织社会评选地名等多种形式,对老地名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和推广,《北京胡同》、《故都印记—南京地名文化解读》、《天津地名文化》、《沈阳城区地名图》、《济南老街老巷》、《杭州街巷里弄》、《宁波地名诗》、《成都地名掌故》等,都是非常有效的宣传方式。还有就是给老地名挂牌立碑,如我们南京、苏州、西安等城市,参照法国里昂市地名立碑挂牌的做法,在仍在使用的“老地名”的适当位置上,挂牌展示或立碑留念,详尽记述老地名的含义、来历和演变等情况,宣扬地名文化。

    5、开发利用。合理的开发利用也是对老地名的保护。我们一些兄弟城市已在老地名文化的开发利用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其中保护性利用和开发性利用这两个路径值得借鉴。保护性利用,是将老地名和街巷、建筑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原真性的保护,自然景观、人工建筑和文化氛围和谐统一,表现出较高的整体性特点,如凤凰古城、周庄古镇等。开发性利用,是指充分挖掘、宣示、放大老地名蕴含的文化内涵,将其概念运用于项目开发建设,一起包装宣传,使老地名保护和建设得到较好的统一。如,西安曲江新城,依托唐大慈恩寺大雁塔中心的唐历史文化区,复兴了唐韵盛景;常州春秋淹城,依托春秋时期古老的地面城池遗址,展示春秋文化;杭州宋城,展示了南宋“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文化内涵。其中,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是宋城一绝,自1996年开演以来,年均演出800场,年创收1.82亿元。可见,通过保护性和开发性利用,老地名既得以保护,文化得以复兴,又创造了大量的经济利益。

    四、我区老地名保护利用的对策建议

    老地名保护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多措并举。如何保护老地名、复活老地名、用好老地名,根据我区目前地名管理的状况,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笔者认为,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扎实做好老地名保护利用的基础性工作。充分认识到保护老地名是功在当代,惠及千载的事,要牢牢记取痛失老地名的教训,扎实做好地名普查、规划等工作。一是开展地名普查。地名管理部门要开展专门的老地名研究工作,对我区的老地名进行调查摸底、逐条梳理,广泛收集有关史料典籍和档案资料,开展详实细致的考证和研究工作。掌握地名资源的存量,摸清地名的历史和现状。理清保护范围,确立保护内容,系统认定、分类。建立保护名录和历史地名的信息库或者数据库,让宝贵的地名文化得到全面保护。二是编制地名规划。建议与城市改建规划同步,制定全面的、近期和中长期的《秦淮区地名保护规划》,依据我区建设整体布局,结合秦淮的历史、人文和地名的现状特点,遵循地名命名更名原则和规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地名统一命名方案,逐步做到地名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改变先建设后命名以及自行命名的现象,变单一的行政管理为集行政、规划和法律为一体的综合管理。三是规范地名管理。严格执行《南京市地名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需要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中涉及的地理实体拆除或者迁移的,应当会同地名主管部门制订地名保护方案。对老城区内更名、新命名地名,采取现场勘察、公开征集、专家咨询、论证会或听证会等形式严格把关,报市、区相关部门审批。对在审核环节上把关不严,导致老地名消失,必须追究审核部门的责任。四是营造保护氛围。通过举办“历史文化地名”和“新秀地名”评选、向社会出版地名历史故事书籍、请专家学者走进“市民学堂”“专家讲堂”开设地名讲座、秦淮微博讲解地名故事、拍摄播放地名历史文化故事影视片、包装宣传地名街道、精选特色地名一日游等活动,吸引热爱地名文化的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营造保护历史文化地名、加强地名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2、建立健全老地名保护的工作体系。在城市建设、旧城改造和管理中要有效地保护老地名,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必须建立健全区地名办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积极参与地名保护工作体系。一是理顺工作体制。地名保护委员会,作为地名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机构,理顺好民政、规划、建设、城管、交通、公安等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细化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和任务,落实保护责任。进一步明确民政部门是地名工作的主管部门,民政部门要加强与公安、房产(住建)、城管等部门的沟通,掌握城区最新的工程建设和道路规划的动态,及时进行命名,实现新命名与规划同步。二是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民政、方志、文化等部门要将地名文化研究、整理工作列为相关科室的必办业务,广泛联系一批单位和骨干形成地名文化研究网络。旅游与民政、文化紧密协作,组织地名文化工作者与旅游文化工作者合作研究,组织研讨会,编印资料,出版著述,并搞好地名文化研究成果转化。要举办旅游工作人员的地名文化专题培训班,提高其地名文化素质,以熟练运用地名文化于旅游活动之中。三是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区政府要将老地名保护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用于开展老地名普查、研究、宣传、日常维护等活动,确保专款专用,并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四是成立专家顾问组织。组织地名、方志、文化、民俗等方面的专家和学者组成秦淮区老地名研究会或地名协会,在老城改造和重大项目建设中专题研究老地名保护工作,定期开展地名考证和研究工作,通过自办刊物、组织各类相关活动,探索老地名保护利用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并为有关部门提供相关决策参考,适时提出制定相关保护细则的建议。五是组建志愿者保护队伍。成立由热爱地名工作、熟悉秦淮历史、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专家、社会人士、在职和退休教师等组成的老地名保护志愿者队伍,协助开展老地名调查,收集有关史料典籍和档案资料,深入挖掘老地名文化内涵,监督违反老地名保护条例的行为。

    3、探索老地名保护和利用的有效途径通过多种方法,保护、恢复老地名,是抢救地名遗产最重要的举措和途径。一是固定保护。在老地名保护名录中,提高某些老地名的保护等级,规范地名标准,包括地名的标牌、书写形式和读音等,尽可能继续使用老地名,严格保护,长期延用,不轻易更改。二是移植保护。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对一些原地理实体已经消失,但历史文化价值、品位较高的老地名,可以结合城市建设出现的相邻地理实体,进行“移植”命名,从而使这些老地名得以延续存在。如在以后的新建道路、桥梁、安置房小区、商品房建设中,优先采用老地名,或与老地名相结合。三是派生保护。学习西安、杭州等地的做法,充分挖掘我区老地名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原实体周围派生其它的仍然蕴含历史文化的新名称,统筹地名的整体性、系统性,让历史和现实在新地名中实现和谐统一。四是标志保护。总结推广朝天宫街道实施微地名工程、打造微地名街区的做法,对我区一些知名度高、时间长、品位雅、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老地名分门别类地进行立碑挂牌,详细记述老地名的来历、含义和演变过程,使其成为一张张生动的历史名片。五是遗产保护。将老地名保护作为申遗和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增强保护的力度。

    4、合理开发和利用老地名的商业价值。老地名背后的历史典故和当时的社会形态,具有天然的商业价值。要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深入挖掘、传承发展”的原则合理开发,做“活”文化,让独特的地名文化成为城市文化的竞争力,市场的竞争力,旅游的竞争力。一是开发旅游纪念品。摆脱我区旅游纪念品“义乌货”和“大路货”充斥的困境,挖掘、提炼、升华地名文化的丰富内涵,利用我区与老地名有关的名胜名人、遗留风物、典章逸闻、名吃风俗等优势,开发出美观、大方、有品位的地名文化旅游纪念品,提高旅游的品位。二是打造特色旅游文化集聚区。秦淮有很多老地名、历史遗址和著名老街与传统商业、传统手工艺、传统民俗相关,建议在老城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门东、门西片区建设中,打造老地名特色博物馆、老地名风情街、传统风格居住街、传统商业风貌区等,形成集旅游、度假、休闲为一体的老城南特色旅游文化集聚区。如,朝天宫街道打造的“南京可园史志馆”,其功能室都是用老地名命名的,如警务室叫“南捕厅”,图书室叫“冶山城馆”,多功能室叫“讲堂大街”,会议室叫“可园”,居家养老室叫“百岁坊”,楼梯叫“云台第”,媒体和群众都非常认可。三是打造大型地名文化旅游项目。大手笔打造以六朝文化、明朝文化及民国文化为主题,可观、可感、可参与、可消费的地名文化旅游产品。重点是要打造一两个类似于春秋淹城、大唐芙蓉园、杭州宋城那样的主题公园,将厚重的地名文化轻松化、娱乐化、科技化,将文化旅游融合,休闲度假结合,科技娱乐联合,城市功能聚合的体验式大型文化旅游综合项目,成为秦淮文化旅游的新名片。

     



    网站导航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京市秦淮区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 地址:南京市太平南路69号 苏ICP备15058786号-1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