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城墙的可持续性保护与开发
秦淮区政协
南京明城墙最近有些火:一是为展现古城墙的风貌,台城大厦降层改造;二是太平门复建工程停工风波;三是6省8地的代表共同推举南京为“明清城墙联合申遗”牵头城市。作为世界之最的南京明城墙,原有城门13座,水关2座。历经六百多年,风雨侵蚀,倍显沧桑,历史上曾有过多次拆建和重修。上世纪20年代开始,由于城市发展与道路建设需要,在原有城墙上陆续新开城门10座及通道2处。1983年,外形完整和半损坏的城墙总长为21.351公里。大致分成中华门—东水关、后标营南—太平门、九华山—台城、解放门—神策门、中央门西—定淮门、石头城—汉西门、西水关—中山南路等七段。近20年来,明城墙险情不断。据统计,明城墙现存隐患59处。市政府先后修葺了中华门、台城和神策门,重建了雨花门、修缮了中华门西侧和解放门至玄武门的城墙,整治狮子山周边环境等。2014年,市住建委声称南京城墙是“我们南京的宝贝,目前正全力做城墙本体的保护修缮。对有条件的地方还将尽可能把原有城墙部分恢复起来”。市委、市政府提出实现“三通一全”,即城墙本体相通、内外侧相通、人通车通,以及确保全面开放城墙本体22公里,把明城墙打造成“民城墙”。市民不仅能在明城墙上一览山水风光,还能在城墙上从事多种娱乐活动。为此,市政府拆除了市政府大院内数栋办公楼,削减了遮挡城墙天际线的台城大厦楼高。
南京明城墙风光带规划曾描绘出这样的美景:如果在高空中俯瞰,残存的古城墙就是一颗颗宝石,那延绵其中的块块绿地恰似连缀在一起的一条绿色的城市项链。如今,残垣断壁的城墙基本已修复完毕,“绿色项链”也初见雏形。然而,世界之最南京明城墙仍然屹立,但保护方式却入误区。一是保护与开发的目的不明确。明城墙的保护是维持原样,修旧如旧,还是结合科技手段改造,有关方面没有具体规定与目标,有时在保护开发的同时对城墙本身造成了破坏。如标营门的主体结构是钢筋主体搭建,混合砂浆浇筑,最后在外面贴上中间穿孔的仿古城墙砖,虽然减少工期,但比较脆弱,排水功能减弱。历史上并不存在标营门,人为串联明城墙,破坏城墙真实性的做法实不可取。中山门隧道内侧上方大雨过后有水流蜿蜒而下,急剧时如水帘洞。明城墙过去的防水层已失效,雨水顺着缝隙进入墙体,热冷缩和较大的树根造成城墙体的危机。二是旅游开发及周边坏境整治力度不够。从宣传重点和接待人数上看,南京城墙在国际旅游市场中具有较高地位。但由于长期偏重文物保护,作为旅游资源存在宣传力度不够、旅游项目贫乏、配套设施欠缺。如住在挹江门附近的民居,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月牙段护城河南侧一组餐饮建筑,绣球公园边明城墙风光带上新建的娱乐场所等,这边耗费巨资清理,那边就开工建造“现代化”建筑,实在令人不可思议。三是开发保护的体制不健全。城墙管理政出多门,“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有的地段出现真空地带。明城墙现存的2/3其维修业务归南京市城墙管理处,但其日常管理却包括区建设局(如中华门、汉中门、挹江门等)、文物局(如“台城”)等,还有许多地段城墙缺乏日常的、长效的管理。为此建议:
一、保护对策
1、政府当先,完善制度。保护明城墙,应成为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对此必须有明确一贯的指导思想,并使管理上升到法律层面。建筑大师张锦秋说:“认清古城的性质,才能把握古城风貌的主题,而明城墙保护即使在初创阶段也需要几代人为之努力,因此,必须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不能朝令夕改,一任领导一个主题”。1988年,南京明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建立明城墙保护程序及责任追究制度,认真落实“谁使用、谁保护”和“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并制订具体的保护办法、审批程序和法律责任,建立奖励机制。对保护有功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三)专家参与,群众宣传。成立市、区历史文化遗迹保护专家委员会,以专家、政府职能部门领导为主,吸收少量市民代表参加,主要负责全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保护、维修及研究、评估等,为政府保护明城墙提供决策咨询。要增强全民保护意识,广泛宣传明城墙的珍贵价值及保护意义,让每一位公民都了解明城墙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设立文物档案馆,宣传普及文物知识。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定期举办文物保护讲座、竞赛活动或组织市民参观明城墙等,提高市民的文物保护素质,发动市民参与保护。
二、开发对策
1、利用已有景点和护城河挖掘潜在价值。明城墙护城河特有的河流生态圈。自通济门绕城南转向北面,到定淮门一线的护城河(外秦淮河),中山门外“月牙湖公园”段的护城河,狮子山城墙段金川河的护城河,玄武湖“前湖”、“琵瑟湖”等地段护城河,与城墙交相辉映,河面较为宽阔,可以根据不同地段的河道,开发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水上游览观光项目,在沿线重要景点设立码头,放一些别致的乌蓬船等,形成城上城下、护城河中的立体游览大氛围,进一步扩大明城墙的影响力。
2、联合周边共同发展,形成特色风光带。以中华门内瓮城为核心的城南片景点有:雨花台烈士陵园、大报恩寺塔遗址、古长干里、明代名人墓、瓮堂、外秦淮河、周处读书台、芥子园遗址、古杏花村遗址、凤凰台遗址、白鹭洲公园、东水关、内秦淮河和夫子庙,以及名人旧居和旧民宅。贴近城墙而建的居民陋巷所弥漫的巷陌文化,成为反映南京传统风俗民情、乡土文化的聚集地。从城南按顺时针方向西趋北至下关,南京明城墙依起伏的丘岗、傍外秦淮河水而筑。沿线景点有水西门遗址广场、汉中门文化广场、乌龙潭公园、清凉山公园、石头城遗址、古林公园、龙江宝船厂遗址、绣球公园以及阅江楼等。南京城墙与古都特色的旅游,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渲染作用,展示南京独有的历史文化名城魅力。
上一篇: 秦淮区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现状研究
下一篇: 关于配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办公电脑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