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加快我区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发展

  • 时间:2017-08-02
  •   区政协智囊团

      

      文化休闲旅游是融休闲、体验、观光于一体的新型旅游方式,是文化与旅游的全新融合。通过“文化”、“休闲”两大元素的注入,让游客在旅游中通过休闲体验的方式感受、领略一定的文化内涵,在真实感受、切身体验中品赏美景、放松身心、解读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深刻的情感升华。大力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与区委区政府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决策部署高度契合,比单独发展文化旅游或休闲旅游更符合旅游发展的当前形势,是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以旅游业带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举措。秦淮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必然要以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在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上积极探索,推动秦淮由文化资源大区向旅游经济强区转型,着力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

      一、我区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产业的有利条件

      秦淮区是古都金陵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都是南京最具历史底蕴、文化韵味、文化特色的区域。作为南京城市的起源地、江南佛教文化的发源地、南京近代工业的诞生地,秦淮区不仅拥有众多分布不一、布局独特的物质文化遗存,还保留了一批独具南京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资源已成为发展我区文化休闲旅游产业的有力支撑。

      1、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秦淮区有着30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和近2500多年的建城史。最早建立的越城,具有650年历史的明城墙遗存,明故宫遗址,江南地区保留最完整、面积最大、等级最高的古建筑群——朝天宫,贯穿全境的秦淮河水域资源,秦大士故居、蒋寿山故居、愚园、甘熙宅第等名人故居,以及金陵古琴、秦淮灯彩、南京白局、金陵刻经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脸谱、剪纸、泥塑等一批省市级非遗项目等等,这些共同构成了秦淮所独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发展区域旅游最宝贵的资源财富和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丰厚文化资源。

      2、产业建设基础坚实。近年来,结合老城保护与复兴,秦淮区陆续建成、修复一批文化旅游项目。比如具有明清风貌特色的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目前中国地面遗存最大、原真性保存最完好的明城墙景区,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晚清著名的江南私家园林愚园,以及科举博物馆、桃叶渡、永熙茶楼、贡茶苑、钞库街21号特色风情客栈等一批文化休闲景点与景区;此外,正在打造中的“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南京新街口商圈南延和夫子庙商圈西延的交汇点,具有商业氛围和老城南历史文化底蕴,这些都是我区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的坚实基础。

      3、行业发展态势良好。“保护第一、活化利用、彰显特色、传承文化”是我区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利用、创新实践的要求,同时也是“文化为魂、全域旅游”的具体表现。近年来,秦淮区在创新工作机制、整合区域资源、改造增强功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秦淮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特色风貌得以保护,文化内涵得以彰显,文化设施得以优化,旅游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为文化休闲旅游的融合发展积蓄了力量。截止2015年全区共有文化企业3347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147家,文化休闲旅游企业几乎占据其中的半壁江山,支柱地位和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同时,加强政策扶持,通过项目合作、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撑起了一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新的框架,产业影响力及竞争力持续增强。

      二、我区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产业的不足之处

      目前在推进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中,我区在文化资源整合谋划、创新工作机制、功能改造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实践,取得了很多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整体谋划不足,产业建设缺乏体系化。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结合我区历史文化资源特色,做好文化脉络的梳理和历史遗产的保护,坚持规划先行、整体谋划、统筹考虑。但从目前我区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区域内的文保单位、历史街区、旅游景点都各自规划,缺乏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总体布局和休闲业态多样性策划。各休闲旅游片区文化主题有待进一步挖掘体现,目前还未能展现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业态,规模效应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此外,精品文化休闲旅游线路设计、特色旅游商品开发、旅游交通体系建设等亟待系统化推进。

      2、资源未能充分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与利用不够。我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并具有多样性,包含六朝、明清、民国等多个时期历史文化与历史遗迹,富含不同的特色风情与价值。但目前我区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解读和展示仍缺乏深入挖掘与雕琢,休闲片区文化主题仍待进一步深化,片区历史文化资源有待整合。以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它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也是游客体验南京秦淮文化,进行休闲旅游的首选。而目前我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仅仅是具有历史街区的外貌,内部则大多打造成商贸街区,大同小异的商品配以特色小吃、风格不同的酒吧文化等等,缺乏主题文化的展示与特色文化内涵的利用。再如,我区目前特色餐饮仍以发展秦淮小吃为主,但传统的南京船菜、民国菜肴仍是空白领域。

      3、龙头品牌企业偏少,缺乏对文化休闲旅游产业有支撑和带动力的品牌产品。我区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缺少龙头品牌企业的带动,缺乏有力的市场化主体依托,现有企业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合不够,文化休闲和创意产业的衔接融合也不够。此外,我区旅游产品较多,但具有市场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旅游品牌不多,以“秦淮河”、“明城墙”品牌为例,仍未完全做到带动周边主题住宿、主题餐饮、文创商品、文化演艺等多样化品牌衍生品,缺乏如“杭州西湖”对杭州休闲旅游产业具有支撑和带动力的明星品牌。

      4、文化休闲旅游精品线路缺乏,休闲业态比较单一。我区文化休闲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点众多,但缺乏利用现有资源打造文化休闲旅游的精品线路。目前区内景点分布多呈点状,比较分散,景点之间也没有通过特色的主题线路进行串联,难以满足游客对于文化休闲旅游的需求。此外,我区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中也存在休闲业态单一的问题,游客的休闲活动主要集中在观光、购物、茶饮、游船等形式,在开发新的休闲业态,丰富游客的休闲体验方面力度不够。

      三、对发展我区文化休闲旅游产业的几点建议

      我区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要坚持“文化休闲旅游中心”的定位,充分挖掘整合全区历史文化资源,按照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思路,紧抓“一城一河”休闲廊道空间建设,丰富城市休闲业态和休闲活动,重视休闲旅游品牌发展,做好城市休闲旅游各项配套设施建设。

      (一)统筹规划,推进全区文化休闲旅游产业体系化建设。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产业,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谋划“一城一河五片”的总体布局,将“一城一河”作为全区文化休闲旅游发展的串联轴线和休闲廊道,贯通明城墙内外空中游线,形成环城墙文化休闲旅游绿色廊道;做好内外秦淮河沿线的环境整治、景观提升、休闲业态布局,加快码头建设,实现水岸互动,构筑滨河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带;修订完善各重点片区(夫子庙、门东、门西、门外、朝天宫片区)专项休闲旅游规划,通盘考虑各片区空间布局、休闲要素分布、休闲旅游主题线路组织、休闲功能配套。做好旅游交通配套设施、旅游住宿、特色旅游演艺活动建设开发等。

      (二)做好历史文化遗存“点-线-面”保护,充分挖掘并整合全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将老城整体格局、历史地段、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纳入保护范畴,统筹保护老城区的城市格局、历史风貌、街巷肌理、空间尺度等,同时强化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城市休闲旅游功能的有机结合。可参考平遥古城的保护经验,通过“点、线、面”多方保护,对单体的古建筑、文物遗迹实施全面保护性抢救,对不同时期的历史街区实施综合整治,整体提升古城形象;通过多方保护将地区文化元素、旅游要素、旅游链条进行延伸,在古城内打造古民居交流体验带,形成古城完整的文化脉络,增加游人休闲旅游体验。我区文化旅游发展,要在充分研究秦淮独有城市基因的基础上,保护好单体建筑、街巷展现的城市肌理以及城市文脉,保护好老城南居民独有的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保护好儒学、科举、明清、六朝、民国文化等,只有这样才能将秦淮打造为代表“最南京”的城市名片。

      (三)打造十里秦淮文化休闲廊道空间,连通沿线重要景点,推出多种文化休闲活动。秦淮河作为南京的母亲河,连通了南京的“文脉、水脉、城脉”。我区发展文化休闲旅游,首先要贯通十里秦淮风光带,以“水”连接两岸古迹、园林、画舫、市街等重要景区、景点、历史遗迹,打造文化休闲廊道空间,推出多种文化休闲活动。

      1、尽快打通西五华里,再现十里秦淮两岸繁盛景观,增加文化休闲旅游体验空间。历史上,西五华里两岸曾是南京城内重要的商业、休闲场所。我们要充分挖掘利用西五华里的文化资源,对两岸建筑以及传统街巷进行河房形式的修缮,认真考虑老街巷——“白猫坊”的复建,恢复古河厅河房特色,营造“水面深巷”的历史格局。在沿河景观布置上尽可能多地栽种、移植一些具有观赏性的古树名木,展现大树参差、船行其间的西五华里美好风光,增添历史意境。

      2、合理规划设计码头,连通沿线重要景点、遗迹,实现水岸互动。整合内外秦淮河的水系景观、历史风貌、滨水绿地、文化创意和公共活动等内容,合理规划开发码头建设。新建码头要根据游客量、区位、限制条件进行设计,结合游客的需求,结合不同停靠区域,设计不同的体验游线。要考虑秦淮河沿线“历史建筑旅游资源”、“交通换乘”、“公共活动中心”和“绿地景观”等不同因素,分别对应“景点型”、“交通型”、“商业型”、“公园型”等功能进行布局,确定码头的主导功能,让码头成为秦淮河水上、岸上互动旅游的连接点和转换地。这方面可以参考开封御河建设经验,开封经过十年“四河连五湖”宋都水系工程规划建设,形成了总长十公里的连续完整城市水系。其中水系二期大宋御河在两岸设立多个码头,让码头成为开封市水岸互动的连结点和转换地,将开封市几乎所有重要旅游景区有机联系起来。

      3、契合现代需求,设计多条秦淮水上文化休闲旅游线路。秦淮河水上旅游线路要深挖历史文化内涵,推出诸如历史名人秦淮河遗迹游、文学名篇诵读游、诗词书画研修游、秦淮文化研学游、秦淮风俗体验游等能展现南京历史文化的各种主题文化线路;还应结合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需求,设计各种水上休闲娱乐线路,将各种游戏、桌游、动漫真人秀等活动穿插其中;还可赋予一些游船会议功能,开设游船会议游,使其成为小型论坛、公司年会等举办的流动场所。这样方能让秦淮河水上活动丰富多彩,契合游客多种需求。

      4、沿岸推出多种文化休闲活动,丰富游客休闲体验。一是在沿岸增加传统美食体验区域。西五华里自古就是美食之地,在“随园食单”、“儒林外史”中就有许多记载。目前夫子庙景区多小吃少菜肴,可邀请相关专家恢复制作南京传统船菜及民国菜肴,为中外游客了解体验南京饮食习俗提供最佳地点。二是在沿岸重要节点增添特色演艺活动。十里秦淮以水系流向串联起月牙湖公园、东水关遗址公园、白鹭洲公园、武定门公园、中华门瓮城等诸多人文和生态景观,可在重要节点按照“秦淮风韵、雅俗共赏”的思路,打造数台风格迥异的文化演艺节目,提升白鹭洲公园“夜泊秦淮”大型实景演出的效果。开封大宋御河景区的特色水上游船项目,就融合了开封独有的古都宋韵,打造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商业景观、演艺活动相互渗透融合的旅游项目,为游客们带来有水、有景、有舞、有街、有文化内涵的魅力之旅。

      (四)着力打造秦淮夜生活品牌,以创意产品、文化体验、演艺活动丰富夫子庙景区活动。夫子庙景区作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核心,也是秦淮区文化休闲旅游的核心,应重点打造“夜秦淮”系列产品,丰富夜间旅游活动,形成秦淮夜生活品牌,将我区打造成为夜游南京的首选地。一是以文化创意活动提升秦淮夜市品质。目前夫子庙、老门东等片区夜间人流量较大,夜市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但总体而言,特色文化活动缺乏、文化品位不高、商品层次不高。可通过举办各种节庆活动,丰富夜市文化体验,如可依托秦淮历史文化名人,打造“秦淮诗歌节”;结合“天下文枢”品牌的打造,依托中国科举博物馆、大成殿,举办“中国教育文化节”、“儒学文化旅游节”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节庆活动。二是要加速研发设计体现秦淮特色、南京文化的各类文创产品。可借鉴故宫文化产品的开发思路以及台湾、厦门等地土特产品的的文化创意包装,拓展秦淮礼物的类型,丰富夜市商品的构成,以独特的文创产品吸引游客。三是重点推动表演型、互动型和创意型文化体验活动的发展。如组织开展艺术节、美食节等特色文化休闲旅游活动,还可定期举办灯会摄影大赛,民间技能竞赛等活动增强与游客的互动,吸引中外游客前来参观展览,丰富游客夜间文化旅游体验。

      (五)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开展各项民俗活动,丰富休闲体验方式。秦淮区是老南京的发源地,完整保留着许多民间习俗。应深入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将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民俗节庆活动,运用文化创意与休闲旅游的形式予以创新与发展,让传统的节日习俗、民俗活动成为秦淮休闲旅游的品牌活动。如传统的正月十六爬城楼的习俗。从明朝开始至上个世纪50年代,南京一直有正月十六在城墙上走一走的习俗。南京文化名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民俗专家陶思炎教授曾多次呼吁将每年正月十六日设为南京城墙节,秦淮区应抓住这一民俗特色切实推动并开展城墙节系列活动。这样既挖掘了传统民俗,也丰富了秦淮灯会期间的活动内容,并弘扬了城墙文化和民俗文化,以组合拳提升秦淮旅游活动品质。再如,历史上秦淮放河灯的习俗。明代时期,朱元璋为纪念打下江山而死去的将士,下令在秦淮河流域放河灯。南京曾在2008年举办过放河灯祈福活动,2016年秦淮灯会期间也有放河灯祈福的活动。建议在活动设计安排时首先要秉循环保绿色理念,采用绿色环保制作材料,并根据不同时间设计不同主题和形状的河灯;可划定专门区域,进行有序有效管理;时间上可安排在三月三、清明、七夕、中秋节等不同时间段。

      (六)构建水陆旅游交通体系,提升游客文化休闲体验。秦淮区旅游景点众多,但散珠未能成串,景区景点间缺乏合理的交通组织,存在着出行难、中转难、停车难等问题。我区应着重打造水陆交通体系——做好陆上景点景区间交通转换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出旅游专车路线、旅游巴士、自行车路线等多种交通组织方式,便于游客参观。自行车路线可以与南京目前公共自行车服务结合起来,以有偿和便利为原则,为游客骑行秦淮提供方便;也可在景点景区推出二人、三人及多人骑特色自行车,既作为旅游体验活动,也作为交通工具。在老门东等特色历史街区还可添置绿色环保的人力车、轿子等传统交通工具。同时,做好水上游览交通体系打造,整合内外秦淮水系景观、滨水绿地、沿岸景区景点,合理规划开发码头建设,串联秦淮两岸重要景点,采用“一票制”让游客可以在不同码头上船,下船游览不同景点、遗迹。这点可以参考开封大宋御河的运营经验,作为纽带的御河几乎将开封市所有重要旅游景区有机联系起来,打造了便利的水上交通体系。

      (七)建设文化休闲旅游龙头品牌,做好宣传营销工作。重视秦淮区文化休闲旅游品牌的塑造,在全域范围内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提升,以品牌化策略运营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文化休闲旅游品牌创造为出发点,策划推出类似“风雅秦淮”、“天下文枢”这样的秦淮文化旅游总品牌,“南京船菜”这样的特色餐饮品牌,“大报恩寺声乐大典”这样的演艺品牌。并在已有基础上,持续推动非遗品牌“秦淮灯会”,特色住宿品牌“夜泊秦淮”,特色餐饮品牌“秦淮小吃”等品牌的提升工作,构建秦淮休闲旅游品牌支撑体系。要做好品牌宣传营销工作,在整合各部门宣传资源基础上,集中力量推出统一的秦淮旅游形象宣传片,编撰旅游宣传手册,统一对外旅游形象。保持与知名门户网站、报刊杂志、媒体矩阵的良好合作,利用好新媒体平台,通过秦淮旅游微博、微信公众号,做好对外形象宣传和旅游信息的及时发布。此外,还可通过系列书画作品、图书、主题舞台剧、演艺节目、微电影等多种形式讲好“秦淮故事”。


      



    网站导航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京市秦淮区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 地址:南京市太平南路69号 苏ICP备15058786号-1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