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专题调研工作,提高建言立论的质量和水平,按照全国政协《关于加强和改进专题调研工作的意见》要求,结合区政协工作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专题调研的重要性
专题调研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基础环节,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有效形式,也是活跃政协工作的重要途径。专题调研以政协专委会、街道政协工委、政协智囊团等为依托,以课题为纽带,寓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能够有效调动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反映社会各界诉求,汇聚各方智慧。加强专题调研工作,对发挥政协优势,提高建言立论水平,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动部门工作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把握专题调研的工作原则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与党政工作的有效衔接,紧扣全区中心工作,围绕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咨询论证,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群众福祉、促进社会和谐作为专题调研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推动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得到解决。
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积极整合政协委员、有关专家学者和各方面力量参与专题调研,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突出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摸实情、讲实话、建真言、谋良策。
民主协商,汇智聚力。充分发挥政协重要协商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按照“少而精、专而深、活而新”的要求,突出调研重点,充分发扬民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调研协商活动,使调研成果更好地为党委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服务。
三、认真组织实施专题调研
选好调研题目。加强与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联系协商,结合区政协年度重点工作安排,广泛征求对调研课题的意见建议,围绕党政重视、群众所盼、政协所能的热点难点问题,选好选准调研课题,深入进行调研议政。
组成精干队伍。以政协专委会、街道政协工委、政协智囊团为依托,聘请民主党派、界别委员、专家学者和部门负责人参加,组成人员精干、代表性强、优势互补的调研队伍,确保调研工作有序推进。
改进调研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听取情况通报、研讨交流、走访座谈、实地察看、问卷调查、学习考察等方式,收集第一手材料,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真正把问题找准、把原因理清、把建议提实,着力避免重调轻研、只研不调等问题。
组织研讨论证。实地调研后期或结束后,要进行调研组内部总结交流,探讨相关问题,协商研究调研报告框架结构和核心内容,集中众智、体现共识,把调研报告写好。
推动成果转化。专题调研报告形成后,及时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报送,加强对调研成果的跟踪督办和反馈工作。政协办公室和各专委会要主动对接调研意见建议的采纳落实情况,并及时向政协委员通报。注重把调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提案、建议案、大会发言、社情民意信息,并报送有关单位研究参考,切实用好政协话语权,扩大影响力。
四、加强专题调研的服务保障
强化组织领导。把专题调研工作列入政协常委会议、主席会议的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党委政府总体部署和区政协年度工作要点,统筹谋划、研究安排年度调研工作,形成主席会议领导,分管主席负责,专委会、街道政协工委牵头,界别委员参与,办公室协调的调研工作格局。
搞好协调服务。政协办公室要按照主席会议的要求协调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工作,及时了解专题调研工作的实施情况,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结合不同的研究课题,完善相应的调研组织方案和经费等保障机制,推进专题调研工作顺利进行。
转变工作作风。在专题调研工作中,严格遵守中央和省、市、区委加强作风建设的相关规定,深入一线,沉到基层,减少陪同人员,简化接待程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着眼于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通过专题调研,努力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
开展评审表彰。聘请省、市、区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根据评选标准和条件,对年度调研报告进行评审。每年组织开展优秀调研报告评比活动,并予以表彰奖励,调动各参加单位开展专题调研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