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要反映生活,不能脱离社会现实,并且要有一定的宣传目的。文艺自动的演变,一步不惜地迎着时代前进,不屈不挠的挺身疾走。”——这段话来自老舍先生,在国破家亡之时,他这样呼吁、他这样自勉,创作出《残雾》《国家至上》《张自忠》《归去来兮》《四世同堂》,以激励抗战。老舍与他同时代的作家以文学入伍、让文艺下乡,让抗战救国的民族最强音响彻在中华大地。
老舍先生对文艺社会功能的阐述,鲜见于文学史或者极易被读者忽视,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再现了这位文学巨匠在大时代的觉醒与思辨,将思想呈现于舞台,全景再现了1931年到1945年间的抗战文艺史,老舍只是这幅波澜壮阔时代画卷中的一位。
《抗战中的文艺》2022年10月首演于北京国家大剧院,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导演率领全院员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80周年、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8周年的一份答卷,回答了中国文艺从哪里来、我们今天的文艺工作者要往哪里去的使命追问。
14年抗战中国文艺长征,是无数艺术工作者从哈尔滨、沈阳、北京、南京、上海、武汉、重庆、桂林、香港、西安到延安的战斗苦旅。在日本侵略国土的民族危亡之际,中国艺术家有了文艺社会作用的自我觉醒,用笔擘画对祖国山河的热恋,唤起了中国民众不做亡国奴的觉悟,激发了同胞一致抗日的战斗力。《抗战中的文艺》以作为文献的戏剧和戏剧呈现的文献的艺术双向奔赴,构成了中国戏剧史上具有创新探索价值的首部文献戏剧。
作为文献的戏剧,《抗战中的文艺》以非虚构戏剧结构,所有角色都从历史烽烟中走来,文学、戏剧、诗歌、音乐、电影、美术等各领域的文艺工作者,以作品宣传抗战、鼓舞同胞,给中国现代文艺史留下了一部部经典之作。当端木蕻良、萧红、萧军、舒群等八位东北作家群读着他们的代表作,带观众走进了他们热恋的故土家园,他们也因为这些至今动人心魄的文字,走进了中国文学史。当茅盾、鲁迅、丁玲、夏衍、田汉等在上海以笔从军,从文学到戏剧、电影、音乐,留下的《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华民族血脉之歌。而郭沫若、老舍、巴金到欧阳予倩、曹禺、焦菊隐、洪深等戏剧家,都将创作的有限个体生命融化进无限的民族生命里去,如郭沫若先生所言:“我们,是中国的文艺人,我们熟知历史上伟大的天才,每一次临到民族对外作战以求生存的时候,是怎样做的,我们知道我们的责任所在。”梅兰芳等京剧四大名旦,与金山、张瑞芳、白杨、舒绣文、秦怡等话剧表演艺术家都以各自的态度呈现时代表演。而光未然、冼星海、贺敬之、孟于等,在延安,在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引下,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等经典,用音乐这一最感性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抗战中中国共产党人的情感世界。文学与戏剧作品片段引用、美术作品视觉呈现、音乐作品的叙事与抒情,都来自于文献,《抗战的文艺》更像是一堂艺术史课程,也是艺术思政的生动宣讲,教化育人,弦歌不辍唱山河!
同样,《抗战中的文艺》又是作为戏剧呈现的文献。导演田沁鑫以多媒体影像空间拓宽了舞台戏剧叙事维度与时空,群像表达并未陷入平铺直叙,时间线性叙事也未落入节奏停滞,时代背景也都以戏剧写实写意表现。比如开场溥仪花园对话、国民政府的庐山恳谈会,特别是胡适、张伯苓、傅斯年、梅贻琦等教育家的抗战态度,以及蒋介石政府不重视文艺力量的对比表现,都是将背景聚焦并服务于全剧主题表达,那就是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战线的民族力量,如茅盾所言“民族的命运,也将是文艺的命运。”该剧剧终于日本投降、中华山河收复的胜利时刻,依然是春秋笔法,以范文澜、夏衍、茅盾三位的讲述,于平实表现中抒写了一个时代落幕的千钧之力。抗战结束,但中国文艺又开始了新的正途,编导以茅盾《延安行》收尾,气象开阔、意蕴深远,“我看见了鲁艺的全体学员们,站在桥儿沟西侧、延河北岸,列队欢送。我踏上新的征程。”以鲁艺为代表的中华民族文艺,影响并发展到新中国七十多年伟大征程,并在习近平文艺理论中得以升华,继续指导中国文艺工作者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才华、留下经典。
《抗战中的文艺》正是这样的经典,以文献成为文献,以戏剧造就戏剧,以现代化传播现代化。继国家大剧院首演以来,这出文献话剧在央视网、抖音等数字传播平台得到网友的高度关注,从中国文艺史的探寻、抗战精神的热议到孙红雷、陈建斌、廖凡、段奕宏、宋佳、罗一舟、关晓彤等演员的关注,造就了话剧的后剧场的网络延展空间,戏剧不再是封闭空间的三小时,而是网络无界的时空现场。这一戏剧现场,于2022年11月18日晚达到第二个高光节点,《抗战中的文艺》通过央视频、爱奇艺等数字平台进行直播,与更多观众分享这一戏剧文献。
2021年12月25日,习总书记给中国国家话剧院艺术家的回信中指出,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秉承延安建院初心、赓续延安红色血脉、积极践行艺术为民崇高使命,是国家话剧院80年来始终坚持的文化使命。《抗战中的文艺》正是在习总书记来信的殷切期望与要求下,坚持守正创新、用情用力向世界讲述的中国故事。
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恢弘篇章,写出《红星照耀中国》的斯诺先生、长眠于中国的白求恩大夫等见证并参与了中国抗战。在当今变乱交织国际风云里,《抗战中的文艺》以戏剧艺术正向世界再次发出和平稳定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声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
在二十大报告精神的鼓舞下,在观念与实践的变化中,《抗战中的文艺》以舞台技术的全新运用与戏剧艺术的现代化表现,积极为中国戏剧的现代化传播作出积极探索,让戏剧永远在观众身边的现场,而当今的戏剧观众不仅是中国的,更是全球的,惟有互联网传播能让中国故事抵达四海,中国戏剧现场的全球传播,正是中国国家话剧院在新时代致力的新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抗战中的文艺》中的茅盾(沈雁冰)、郭沫若、老舍、丁玲、夏衍、范文澜、田汉、欧阳予倩、梅兰芳、张瑞芳、贺敬之、白杨、舒绣文、秦怡、萧军、舒群等都是全国政协委员,为新中国人民政协事业做出了实际工作与重要贡献。这部文献话剧形象展现了这批政协委员在民族危亡之际、用文艺作品与敌寇战斗的历史荣光。
推荐人:杨劲松,南京市秦淮区政协委员,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作家》编委、中国夏衍电影学会理事。曾任南京市青联委员、香港《大公报》专栏作家、文化中国传播集团(01060.HK)副总裁等。参与创作的影视戏剧作品《我们天上见》《芳华》《地久天长》《西泠印社》等先后获中国电影华表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等荣誉,两度荣获夏衍杯全国优秀电影剧本奖、江苏省文艺大奖文艺评论奖等,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国作家》《中国戏剧》《中国电影报》等报刊发表文章并被学习强国等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