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京市秦淮区
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14年1月5日在政协秦淮区第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
张 颖
各位委员:
我受政协南京市秦淮区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本届政协工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区政协在中共秦淮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融合,服务发展,关注民生,促进和谐,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切实履行政协职能,为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统筹谋划,精心组织,促进政协有序融合
新一届区政协针对区划调整后的新情况、新要求、新任务,整合资源,放大优势,较好地实现了在组织、人员、重点工作和运行机制上的有序融合,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1、整合机构促进融合。积极发挥政协党组的核心作用,强化组织领导,及时明确区政协领导工作分工,理顺工作关系,营造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良好氛围。成功召开了区政协一届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区政协领导机构,并对400名委员参加专门委员会和街道活动进行重新分组,为区政协高效履职提供了组织保证。对原两区政协专门委员会进行对比研究,将原秦淮政协委员工作委员会的职能并入教卫文体(文史)委员会、原提案社会法制委员会分设为提案委员会和社会法制委员会,并针对两区合并后少数民族人口和宗教场所增多的特点,保留原白下侨台民族宗教委员会,科学设置了六个专门委员会,理顺了各专门委员会与所联系界别和机关部门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发挥专委会在政协工作中的基础作用。与此同时,增设了政协机关研究室,加强理论研究工作,为区政协更好地履行职能提供理论支撑。
2、明确重点促进融合。对原两区十一届委员会制定的年度工作要点、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议题、调研课题以及各专门委员会年度工作计划加以整合和充实,保证区政协工作始终与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合拍;明确履职重点,开展“交叉”履职活动,组织原白下区政协委员侧重参与涉及原秦淮区的调研视察活动,组织原秦淮区的委员侧重参与涉及原白下区的调研视察活动,使政协委员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熟悉新区情,更好地履行委员的职责;合并原两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提案共245件,会同区政府联合召开提案交办会,明确提案办理工作目标、任务和时限,扎实推进了提案办理工作;整合原两区政协特色工作,在社情民意信息、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其所长、加强互补,使社情民意信息和理论研究等工作进入全市第一方阵;同时,发挥政协委员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为新秦淮建功立业”活动,保证政协工作始终服务于全区工作大局。
3、建章立制促进融合。综合原两区政协的规章制度,对其中行之有效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提炼,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政协党组、常委会议、主席会议等3项议事规则,修订了办公室(研究室)、各专门委员会和街道政协工委等9类岗位职责,完善了委员管理、民主监督员和提案工作等14项制度,使区政协领导决策更加透明、科学,各工作机构的工作更加严谨、有序,委员履职更加明确、规范,特别是将原两区政协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用制度予以规范,通过学习和运行,加深了政协机关全体人员在思想和行动上的融合,提高了机关工作的整体效能,真正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机关运行机制,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得到了市、区领导的肯定。
二、把握主题,履行职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继续传承和发扬原两区政协服务发展大局的优良传统,按照“党委想什么、政协议什么;政府做什么、政协帮什么;群众盼什么、政协说什么”的要求,自觉把政协工作放到全区的大背景、大环境中去定位、去谋划,献计献策、出智出力。
1、围绕新区发展定位协商议政。充分发挥政协的智力优势,为打造“三中心,一高地”建言献策。一是强化协商建言实效。积极发挥全委会议、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作用,就执行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推进现代化指标和重点项目、建筑施工工地扬尘防控、动迁拆违治乱整破和土地征收等工作,开展专题协商,提出70余条意见和建议,并通过专报或《秦淮信息》、《秦淮社情民意》等渠道报送区委、区政府,以供决策参考。二是力求调研成果有效。针对两区合并后的格局,紧紧围绕我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发展航空航天产业、食品药品监督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等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4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在宏观决策上超前献计。三是深化专题视察成效。对我区典当行业、律师事务所工作、门东地区建设、科技创新载体和科技企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东南大学与秦淮产学研合作推进情况、文化产业发展、公安“三基”建设、公众安全感建设和少年法庭工作广泛开展专题调研,提出建议40余条,较好地促进了相关部门工作质量的提升。
2、围绕改善民生加强监督。把促进改善民生作为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位置超脱的优势,客观、公正地履行民主监督职能。一是积极反映民生问题。针对基层物业管理纠纷、交通秩序整治、居民区医疗网点设置等一些群众较为关注的问题,积极撰写并报送社情民意信息,促进社会管理与服务工作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二是督促办理民生问题。对涉及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救助、权益维护等方面的提案,加强督办,跟踪办理,使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化解。三是强化解决民生问题。对科巷菜场提档升级及菜篮子建设、生活垃圾直收直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河道清淤、老旧小区出新、保障房工程建设和管理、公共卫生等工作,组织委员进行视察,提出建议,引起了相关部门对这些问题的高度重视。四是促进落实民生问题。就我区社区管理服务创新、民生实事目标落实、服务产业更替、大学生就业、高中多样化发展和促进学生个性成长等问题,召开座谈会,听取委员意见和建议,加快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3、围绕建设和谐社会凝聚人心。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增信释疑、凝聚人心的工作,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社会合力。一是加强与各党派的团结合作。定期召开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座谈会,征询意见。坚持把民主党派、工商联的提案作为重点提案进行督办,抓好落实。通过举办 “秦淮区各界人士中秋国庆座谈会”等活动,加强与各党派、团体的联谊交流,积极营造团结和谐的氛围。二是努力促进民族宗教团结。加强对宗教界人士和委员的走访与交流,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针对我区信仰伊斯兰教人口多的特点,密切关注清真小餐饮管理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措施。三是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民意、化解民忧,并主动扶持和帮助困难群众。全面参与民生工作站工作,切实做到“三进三问五个好”,据不完全统计,区政协领导和各专委会主任共接待人民群众1200余人次,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200余件,赢得社区群众的信赖和好评。
三、创新理念,开拓思路,打造重点工作特色
坚持不断创新政协工作理念,在重点工作上,开拓思路,突破常规,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努力打造政协特色工作。
1、创新提案工作机制。及时修订了《政协提案工作实施细则》,在12 个街道建立了提案工作联系点,并向市政协报送提案线索 21条;积极创新督办模式,启动不满意提案“二次办理”,使提案办理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到100%;同时,对涉及到市级层面的区政协委员提案,均向市政协进行报送,并得到了较好地办理,其中《关于解决我市老旧楼房二次供水安全问题的建议》等2件提案获得南京市政协优秀提案奖。
2、强化社情民意工作。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延伸到街道政协工委和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工商联,拓宽信息来源,信息数量和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全年共编报社情民意信息258期,其中《关于雾霾天气治理的几点建议》等93篇被全国政协或市政协采用;《加强继承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的建议》等 6篇被市分管领导批转有关部门落实。
3、重视开展理论研究。依托政协理论研究室,强化政协理论研究工作,努力在出成果、出精品上下功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以十八大精神为引领,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等20篇文章,被全国、省、市政协期刊采用或入选相关文集,其中《 关于创建界别协商工作机制的探索与思考》、《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做好街道政协工作的实践与思考》等论文,分别获得南京市政协理论研究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同时,我区政协被评为优秀论文组织奖。
4、深入基层走访调研。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一年来,区政协领导和各专门委员会共走访园区、街道、部门、委员及委员单位437人(家),零距离与基层党员干部和政协委员交流座谈,实实在在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诉求,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走访街道政协工委过程中,就如何发挥街道政协工委的作用,建立健全制度,开展好委员活动,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等方面加强指导,提出要求,为进一步提升建言献策的质量和水平,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广聚智慧服务发展。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智力优势,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讲座等形式,广聚智慧。围绕区委“为新秦淮建功立业”活动,召开了政协委员为新秦淮建功立业座谈会,并及时将意见建议整理上报,得到了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区委书记郑跃奇同志为此做了重要批示。同时,区政协与区委宣传部共同举办了“嫦娥探月,神州华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运用”的高端科技报告会,并独立举办了“解析上海自贸区”讲座,为委员们更好地认清国际国内形势,促进企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6、扶贫帮困传递温暖。积极倡议政协委员弘扬担负社会责任的精神,自觉自愿地通过捐赠帮扶困难群众,以成立“政协委员爱心基金”的形式,将关爱之手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据不完全统计,区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以来,委员捐款捐物、帮困助学累计资金近300 万元。其中,“风雅秦淮幸福基金”为贫困家庭学生捐资助学21万元、“盘根草爱心社” 为困难家庭筹集了4万多元的物资。
四、固本强基,树立形象,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
固本强基、树立形象直接关系到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质量和水平,因此,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法,注重履职效能,努力提高政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1、着力加强委员队伍建设。加强委员的学习和培训,举办学习报告会,邀请区委副书记、区长胡洪同志向委员们通报我区在加快转型升级,坚持提质增效的工作进展情况,系统解读了新秦淮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工作;邀请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望同志作学习贯彻区委一届一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的专题辅导报告,使委员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新秦淮区的认识,增强了履行职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了履职能力;扩大委员在听证会、信访接待、行风评议、民生工作站等活动中的参与度,激发委员参政议政的热情;成立以政协委员为主体的书画摄影协会和女委员联谊会,进一步丰富委员的文化生活,加强了委员之间的联谊交流;依托会议、调研、视察等履职载体,帮助委员加深对民情、社情、区情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在参与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工作中议政建言的水平;建立委员履职考评机制,修订了《政协南京市秦淮区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区政协委员管理工作的办法》,增强了委员履行职能的责任意识。
2、着力加强专委会建设。配齐配强各专委会主任、副主任、兼职副主任或专职常委,为专委会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明确专委会联系街道和社情民意信息考核目标,充分发挥专委会在政协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强化专委会与区各党政部门开展对口协商、与市政协专委会对口联系、对口调研视察;注重专委会与委员之间联系,不定期对委员进行走访,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
3、着力加强街道政协工委建设。加强对街道政协工委工作指导,进一步巩固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的成果。今年以来,各政协街道工委认真履职,健全制度,搭建平台,加强委员联系互动,组织委员开展视察、调研、反映社情民意、参与重点工作,在促进发展和民生问题解决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是坚持把委员学习摆在突出位置,采取集中学习、以会代训、参观视察等多种形式,组织委员学习政协理论、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委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二是围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市容环境综合治理、社会稳定等问题进行视察和协商讨论,为委员更好地知情出力创造条件。三是发挥委员联系广泛的优势,在产业园的信息引领、融资、引进人才,项目招商和投资兴业等方面,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为人才落户服务,为科技研发、科技新品孵化出力。四是进一步强化委员的民主监督作用,在政风行风热线进社区、社区党委换届、民主测评等重大活动中,邀请委员全程参与。同时,坚持把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为民主监督的重要手段抓好做实,如《建议加大对中和桥路“脏乱差”的整治力度》的信息,得到了市、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批转有关部门落实,使中和桥路“脏乱差”的问题得到解决。五是广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积极组织委员为贫困老人提供免费就餐、为困难家庭学生免费补课和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受到群众好评。
4、着力加强政协机关建设。健全机关党群组织,整合原两区政协机关党支部、工会的功能,选举产生了区政协机关党总支,改选了政协机关工会,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各种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建立机关周安排、月例会等有效的工作机制,使机关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积极开展“政协机关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确立学习赶超标杆,提升素质,使政协机关呈现良好的精神面貌;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开通了秦淮区政协网站,让委员们可以及时了解政协工作动态,通过网络提交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为广大委员参政议政提供了一条高效快捷的通道。
各位委员,过去一年区政协各项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有关人民团体和全体委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协常委会,向所有关心、支持政协工作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政协工作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主要是:如何进一步拓展协商领域,推进协商民主;如何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提高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如何进一步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睿智之言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
2014年工作打算
2014年是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新秦淮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攻坚之年。区政协要深入学习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总体要求和决策部署,更新观念、创新思路,积极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服务大局的作用,为促进我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推进协商民主,发挥人民政协主渠道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之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又进一步对协商民主作了科学定性,强调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对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作出了全面部署,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打开了我们的思路,提高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认识。区政协要结合工作实际,发挥好人民政协团结各方、联系广泛的优势和作用,加强与各界别、各团体、各阶层人士的团结合作,教育和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各族各界群众,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凝聚共识。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以完善政协组织多党合作机制为目标,探索采取各种方式,保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要建立界别活动的长效机制,鼓励委员通过界别渠道密切联系本界别群众,准确、及时地反映本界别群众中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意见和诉求,进一步拓宽协商的深度和领域;创新协商形式,完善协商制度、建立协商结果的跟踪和反馈机制,着力推进协商民主的有效运作。
二、把握区情特点,紧贴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新秦淮、老城区”和城市发展过程中二元差异的区情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区的发展进程。区政协要把握这一特点,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围绕“三中心、一高地”的战略,着重在“智慧新街口”建设、洪武路、中山南路金融服务带建设、“一楼一策”、“一园一策”的实施等方面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进一步聚焦影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大决策、重点工作,就土地征收、园区建设和与我区关系紧密的南部新城建设、青奥会举办等,着力通过调研、视察、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监督载体,广泛开展民主监督活动。针对全区深化区属国有企业、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重点经济改革任务,积极开展参政议政,切实做到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同时,充分发挥政协智力优势,组织成立“政协委员智囊团”,针对全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定期开展协商议政,献计献策。
三、促进民生改善,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重要责任,努力促进民生改善,积极进良言、提思路、想办法、办实事。围绕“9322”行动和优质民生资源的整合和重组,加快实现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分析把握社会建设与管理的发展趋势,推动就业、教育、文化、医疗、住房、养老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积极运用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建议案等载体,对“两张名片和一条河流”的综合整治、城中村危旧房改造以及城郊结合部地区的整治等,提出意见和建议,着力推进城市功能品质提升,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加强对红花和光华路街道的农民、农村问题进行调研,着眼于如何缩小二元结构差异,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工作。
四、创新履职思路,激发政协工作整体活力
创新是人民政协事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我们只有把创新作为加强政协自身建设的抓手,才能进一步发掘委员潜力、激发机关活力、凝聚社会合力,不断提高履职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创新工作机制,促进党派合作。重视民主党派在政协各种例会和重要活动中的作用,邀请民主党派在政协会议上发言,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办理他们的提案,促进党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一步探索建立联合调研工作机制,增进党派合作,形成统筹信息资源、合力咨询论证的工作格局。二是创新履职载体,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在切实做好“民生工作站”工作的同时,着力打造“政协委员爱心基金”这一特色平台,积极帮扶困难群体、多做顺民心、遂民愿、惠民生的工作。三是创新活动形式,突出界别特色。打破界别限制,采取“提前预约,自主选择活动”的形式,让委员根据自身需要和特长参加各种活动,保证政协委员的意见能够代表其界别的共同愿望,使建议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四是创新调研模式,加强专委会建设。在专委会的专题调研中,强化以深入基层调研为主,组织灵活多样的问卷、论坛、专题研讨会、外出参观学习等调研方法,选择相关领域的委员参与,发挥界别、专家、学者的作用,密切与党派团体及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合力,增强调研报告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五是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机关形象。强化为委员和各界人士服务的意识,在服务中讲质量,讲效率,讲规范,讲协作,为履行职能提供制度保障;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提升办文、办会、办事等各种能力,创建高效能、高素质、高水平的政协机关。
各位委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全面深化改革的崭新蓝图。我们相信,在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在中共秦淮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会同心同德,认真履职,扎实工作,团结拼搏,为推动我区政协工作的创新发展,把秦淮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核心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