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淮区政协委员中,论及参政议政的能力与影响,陈庆琳委员有口皆碑。
1998年,陈庆琳由南京市民革推荐担任秦淮区政协委员。当时她加入民革仅四年,是南京市中医院手术室护士长,对如何参政议政尚未入门。参加政协会议时,她常拖到最后一个才发言。不过,就像平日在手术室工作习惯一丝不苟那样,从当上政协委员那天起,她就兢兢业业学习如何履职。她时刻铭记着中山先生的四字箴言:天下为公。
2003年,陈庆琳被推荐为南京市政协委员。6年后,也就是2008年10月,陈庆琳因参政议政表现出色,在市政协提案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介绍经验。那年年底,《南京日报》为市政协一年活动盘点时,将陈庆琳列为最有影响力的委员之一。迄今为止,她先后撰写了近140个提案,内容涉及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历史遗迹保护、海峡两岸交流等。2010年-2017年,连续8年,她所撰写的提案均入选市政协重要提案和优秀提案。她被评为民革江苏省委参政议政先进个人、民革中央参政议政先进个人,被民革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女党员”称号。
魂系中山精神
政协委员是分界别的,每个界别各有重点关注的领域。来自民革界别的陈庆琳一直关注中山精神的弘扬与民国建筑的保护。
矗立在新街口广场中心的孙中山塑像是南京人引以为豪的地标。2001年,因地铁施工需要,中山先生塑像从新街口广场暂时迁出。对中山塑像的回归问题,陈庆琳念念不忘并撰写提案,就迁回的时间与放置的方位提出建议。从2005年开始,民革南京市委会每年都会将这个提案作为民革集体提案提交市政协,然而因为种种原因始终未能如愿。2010年初,陈庆琳再次提交该提案,呼吁在辛亥革命百年庆典前夕将中山先生铜像迁回。当年5月23日,回迁的孙中山塑像揭幕仪式举行,她的愿望终于成真。《晨报》报道此事时写道,“谁也没有想到,中山铜像回迁新街口这件轰动全国的事情是一位手术室护士长推动的”。
熙熙攘攘的湖南路上,有一座巴洛克风格的神秘建筑——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旧址。这座建筑不可小觑,它是催生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产房。孙中山在这里被选为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敬仰中山先生的陈庆琳一直默默关注着这一座至今尚未开放的历史建筑,称这座建筑的历史价值可以与中山陵、总统府鼎足而三,可遗憾的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她在提案中呼吁:“如今,已经到了尽早向公众开放原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旧址的时候了。”从2006年开始,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她不断提交该建议,可每次提案办理的结果都一样:暂时不可能。困难没有动摇她执着的心,她注意到,在该提案的办理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了这座建筑的重大历史价值。2016年,该提案的办理终于初见曙光,她百感交集,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中山陵是游客到南京必去之地,也是祭奠孙中山最主要的地点。2010年初,她在提案中建议免费开放中山陵。那年9月29日,在接受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零距离栏目关于玄武湖免费开放的采访时,她说:“政府的财政收入应该用在医疗、教育这些民生攸关的事业上,还有图书馆、公园这些公益事业的经营上。政府不是公司,不能将公益事业变成赚钱的行当,定位不能错。从免费开放玄武湖开始,以后中山陵等地也应该逐步免费开放。”政府从谏如流,此后不久,中山陵就免费开放了。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鉴于南京、民革与辛亥革命的特殊关系,陈庆琳撰写了“南京市应立即着手筹备辛亥革命百年庆典”的提案,市政协将其列为主席督办的重点提案。这份提案的内容首先在《晨报》上登出,引起了海内外许多重要媒体的关注,见报次日,中新社、人民网、新浪等国内各大媒体迅速报道了该提案的内容,台湾的“中央社”、“中央日报”、联合新闻网等也作了详细报道。还有美国、新加坡等外国媒体也进行了介绍。反响之强烈连她自己都感到意外。外地的报社、电视台、杂志的记者纷纷前来南京采访她,甚至称呼她为“辛亥名人”。
2016年是孙中山诞辰150周年,陈庆琳为此两次撰写提案,指出设在藏经楼的孙中山纪念馆过于偏远,游客难以到达,建议将该馆迁至博爱坊附近,这一建议已经为政府采纳,目前正在选址中。
除此之外,她先后提交了《建议筹建抗战胜利纪念碑》《建议设立古都保全委员会,监控城区改造和建设》《辛亥革命元勋范鸿仙墓园应该恢复旧貌》等提案,助推民国建筑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
情系民生疾苦
2015年初,市政协全会期间,南京电视台《亮见》节目制片人找到陈庆琳,想以她领衔提交的探索新型养老模式提案为话题做一档节目。在录制现场,陈庆琳呼吁市政府必须未雨绸缪,像对待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服务那样重视和解决好养老这一重大社会问题。她动情地说了一个故事。有年春节,她70岁的母亲对她说:“楼下的王伯伯中风了,从医院救回一条命又被送去养老院了,太可怜啦!”她安慰母亲的同时也思考了很多:我们怎么孝敬双亲?政府能为养老做哪些实事?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推己及人,陈庆琳在提案中,建议政府部门着手建立一套评估体系,综合收入、年龄、家庭结构、自理能力等因素,确定哪些老人的养老服务必须由政府买单,或给予相应的补贴;倡导和鼓励居家养老,鼓励两代、三代、四代同堂;组织社区自愿者为老人提供服务;养老机构要将养老和康复护理结合起来……市民政局作为办理该提案的牵头部门,将建立养老服务评估体系作为居家养老的重点工作之一,已在全市开展以失能半失能老人为重点对象的评估工作,与之配套的养老评估信息系统也已投入使用。目前已有50多万老人的数据进入系统。陈庆琳现场点击了养老服务评估信息系统,她衷心希望这套国内首创的评估体系指标能够为老人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和养老问题相似,“菜篮子”作为重大民生问题始终为陈庆琳所关注。2007年1月17日,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期间的政情通报会上,陈庆琳抓住提问机会,就市民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询问:“作为一名家庭主妇,经常到菜场买菜,我很想知道哪种菜的农药含量少,什么样的豆制品令人放心。想问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你家里经常买哪种蔬菜?”刚问完,整个会场发出了会意的笑声和掌声。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等媒体报道政情通报会情形时,都提及这一提问,有的甚至干脆用她的提问作为文章标题。10年后,2017年1月11日下午,在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专题议政会上,陈庆琳再度提起“菜篮子”问题。经多次调研,她发现,全市近400家农贸市场在经营上还存在不少弊端,不仅生鲜食品的卫生状况存在隐患,菜价的高低也影响着市民生活。她举例说:“花菜在地头的价格是1.3元/斤左右,而到了菜市场要4.5元/斤。因为流通环节太多,市民买了高价菜,菜农还没有多少收益。”她建议进行“农改超”试点,扶持本地企业开设农贸连锁超市。
这已是陈庆琳的建议连续第4年被市长点赞了。2015年1月19日,围绕二次供水问题,陈庆琳的提案就被市长点赞了一次,秦淮区双塘街道三山花园小区的居民更是对她的仗义执言赞不绝口。三山花园小区住着400多户、1000多人。小区居民一直喝水箱水,也就是所谓的二次供水。由于水箱年久失修,清洗不及时,加上管材老化,到了夏天水箱中甚至出现蚊虫卵和寄生虫。小区业主委员会找过有关部门,跑了20多趟仍没有解决。无助之时,他们想到了求助只在媒体上见到过的市政协委员陈庆琳。陈庆琳回忆说:“2015年1月9日,三位素未谋面的老先生来找我,希望我能帮助呼吁,他们三山花园小区居民一直不能喝上干净的水,事先写好了两封信带来,一封是给我的,还有一封是给市长的。我被一种信任、责任感驱使着,当时就承诺,以委员身份尽力呼吁协调。”在10天后召开的市政协全会专题议政会上,她仔细询问相关单位二次供水工程的进度情况,其后又和秦淮区相关部门联系,推动尽快解决问题。经过各方努力,2015年12月29日,三山花园小区居民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小区居民龚仕文写了一首藏头诗感谢陈庆琳:“素昧平生为民情,馨香祷祝正气行;沁人肺腑坚守诺,子曰诗云岂作凭;陈善闭邪土变金,庆吊不行敢力挺;琳琅满目改水功,赞不绝口新水清。”诗中的“素馨沁子”就是陈庆琳委员的微信名。
心系碧水蓝天
医疗垃圾的处理和城市环境息息相关。对陈庆琳来说,关于医疗垃圾处理的提案很特别,因为这件提案从她任区政协委员开始提一直延续到任市政协委员。
医疗垃圾如何处理长期为人们所忽视,陈庆琳是在一次参加手术室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注意到这个问题的。通过对南京市多家医院摸底调查,她发现了许多隐患。比如,医疗垃圾由各医疗单位自行处理,常常是混杂在生活垃圾中随意丢弃。1999年,她向秦淮区政协提交了《建议医疗垃圾分类处理》的提案,建议尽快将医疗垃圾分类包装,集中处理,防止交叉感染,造成疾病传播。担任市政协委员后,她继续跟踪医疗垃圾的处理问题,从2003年起连续两年向市政协提交了《强化医疗垃圾处理的建议》等提案,敦请市政府有关部门注意医疗垃圾处理中残留的问题。如今,医疗垃圾集中分类处理已经常态化,也被各医院当作感染控制方面的长效管理手段之一。
市民需要青山绿水与蔚蓝的天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政府施政的重要目标。在陈庆琳的提案中,针对环保问题的提案有“尽快搬迁中山水泥厂,减少对阳山碑材粉尘的侵蚀”“为防止长江出现突发性水源污染,南京应该未雨绸缪,加强备用水资源基地建设”等。有一次,陈庆琳参加南京电视台《民声》一档以水利为话题的节目,因为她当了多年的水利局行风监督员,平时潜心研究水利问题,结果在现场对答如流,被观众热情地选为水利局的“民意局长”。她现场提出要改变九龙治水的格局,南京需要设立水务局,统一事权,并随后将这一建议撰写成提案提交市政协,受到市政府的重视。2015年12月4日,南京市水务局正式挂牌成立。
(教卫文体委)